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 浏览次数:
一、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体系统坚持立规矩、守规范、抓质量、树品牌,一方面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克服疫情影响,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动教育体育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一)基层党建得到新巩固。调整中小学党组织书记36名,发展党员48名,备案入党积极分子68名,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7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5名。广泛开展向钟南山、李兰娟、卢永根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推动“品牌支部”工程建设,高安七小“七比七争当”、高安三小“党建引领百花教育,六有催开百花绽放”、高安二中“党建引领三声、三声筑牢红心”等一批党建品牌案例相继呈现。
(二)育人环境呈现新面貌。德清学校、文端初中、十一小、十二小及十里亭、薛家山、锦绣幼儿园共7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总投资约3.5亿元,新增学位8980个。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48431.63平米、学生宿舍5485平米、食堂2871平米、运动场48970平米、围墙19872平米等,共计资金4149.27万元。投入3.34亿元动工开建全民健身中心。完成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改造和“专递课堂”建设。投入约4325.7万元购置电教设备及配备各类功能室等。
(三)队伍素质实现新提升。全年充实教师787名,组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达354人。选拔培养85名市本级学科带头人、263名骨干教师。举办新教师入职培训、班主任培训及市本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近9000人次,培训经费达100万元。组织“十佳教学能手”“十佳教研能手”及名师工作室到贫困乡镇学校和部分学科薄弱学校进行送教下乡。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17门学科353名教师参赛。组织参加宜春市教学技能大赛11门学科获一等奖。组织参加宜春市中小学校长(书记)思政教学比赛3人均获一等奖。全面落实教师政策性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019年度地方奖励性补贴及乡镇工作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四)立德树人彰显新成效。坚持上好思政课,市委书记、市长、教体局长带头上课。持续开展红色、绿色、古色三项文化教育活动,上传作品1115件。组织开展“感谢、感恩、感动”书信文化比赛活动,9.6万余名学生参与。组织开展“战疫”主题征文活动,收到征文6万余篇。持续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成功申报1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所全省美育实践基地、3所全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组织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瞻仰德清故里”等研学实践活动上传征文1.86万多篇,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组织参加宜春市第六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宜春市首届“中少杯”红色文化书法作品创作大赛获6个一等奖。组织开展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星级裁判员和农村体育教师足球培训,足球训练水平不断提升。
(五)各类教育取得新进展。大规模扩充学前资源,大力度巩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成果,常态化开展特教送教上门,特色化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产教融合式发展职业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44%、普惠性园覆盖率达95.3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5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2,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16%,高中毛入学率达92%以上。高考成绩强势回升,本科录取3499人,专科录取3739人,高校录取率达84%,两人进入全省10强,清华大学录取1人、北京大学录取4人。高安中专与市内外企业共建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单位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达1200余人次。
(六)教育保障得到新加强。全年义务教育春季生均公用经费达5120.07万元、春季公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415.32万元、普通高中(含职高)生均公用经费达1026.85万元。2019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188体育网投,bet188体育app荣获“优秀等次”。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落实校园安防三个百分之百建设,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防撞设施,配备保安员198人,安装摄像头7384个,安装天网工程77个点位。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等安全教育活动。
(七)教育扶贫再上新台阶。作为牵头单位,扎实组织做好全市教育扶贫工作。落实学生资助,全年共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424.5335万元,惠及学生6560人次;为504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54.9203万元,实现建档立卡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控辍保学坚持全程监测、全员劝返,2037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坚持扶贫扶智、全面覆盖,组织教师为186名中重度残疾孩子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八)疫情防控坚持新常态。市委市政府投入近370万元购置安装79台红外线温控门,配发500支额温枪及其他一大批防疫物资。坚持盯住人、守住门、绷紧弦,全力筑牢学校疫情防控防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格落实“停课不停学”,延迟开学期间,有序发放数百万册教材确保13万余名学生正常参与线上学习,解决网络故障123起,开通79条联络员服务、播放终端服务、线上教学咨询等热线,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达1200余次。
(九)体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发展群众体育,完成13块社会足球场建设,主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迎国庆、贺中秋”体育舞蹈展示赛、首届马拉松赛等活动,高安龙舟协会龙舟队代表宜春市参加江西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获6个单项比赛一等奖、团体总分二等奖。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名,中国体育彩票销售额达7450余万元。蓝城.巴夫洛绿道被命名为“江西省示范健身步道”。持续做好青少年体育选才育才工作,向省田游中心输送2人、省体校2人、宜春体校26人。组织参加省青少年系列锦标赛达优秀3人、良好4人,1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获省第十四届百县田径比赛一等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1人打破省纪录;获2020百县足球赛女子组一等奖;制定“下设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将田径、武术、足球等11个项目训练下设至15所学校,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训普及化、多元化。
二、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全市教体系统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建学校、强软件、补短板、保待遇、提质量,全面推动高安教体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再夯实。持续深化党的科学理论学习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向深发展。落实好中小学校党建“三化”建设标准,确保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履盖。全面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抓实抓细党支部日常管理,坚守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全力抓好师生思想政治、学生德育、群团、网络舆情、防邪防毒等各项工作。
(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再加速。继续推进十三小、十四小、吴山幼儿园、七星幼儿园、碧落幼儿园、高安中专、高安六中(灰埠中学瑞阳校区)和全民健身中心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规划新建瑞祥、南浦及工业城3所幼儿园和十五小、十六小、八景二小新建以及杨圩中心小学异地新建等建设项目。计划改扩建石脑中学、高安五中、石脑初中、龙潭初中、华林中小学以及田南、荷岭、祥符、黄沙等乡镇中心小学,改扩建校舍约5.6万平米,改造运动场约3万平米,预计投入约1.2亿元。
(三)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再深化。重点抓好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举办各学科教学培训多渠道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缩小城乡教学水平差距。加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统筹安排线上教学计划,组建研训团队,为“三个课堂”应用提供教研支撑。进一步完善课题申报和管理,重点关注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学法指导和有效教学,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推动立德树人成效再提升。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开学季:扣好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好诚信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文明校园”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五)推动平安校园创建再强化。加快校园安全防护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乡镇学校(园)、村小、教学点建设工作,力争年底前落实防护建设三个100%管理要求。推进农村学校“明厨亮灶”改造进程,规范食堂、小卖部证明办理及日常管理工作,落实食品安全互联网+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各类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以及突发事故应急逃生演练等。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加强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杜绝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六)推动校园疫情防控再落实。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动态,常态化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健康提示、健康管理和教室通风、消毒等工作,严格落实入学入托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确保校园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七)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再发展。抓好“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
等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组织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富有“高安品牌”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体系更完善、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融合更紧密、需求更旺盛。积极备战2021年宜春市第六届运动会和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188体育网投,bet188体育app教育体育
2020年11月25日